教育技术中心
通知公告
SHANQUAN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132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鼓励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加快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平台等智慧教育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决定举办第十三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暨全体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本次大赛暨活动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全面统筹大赛和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案审定、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组委会组长由分管信息化工作副院长教学工作副院长担任,教育技术中心教务部、临床教学部外事部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成员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兼任,负责本次大赛和活动的策划、方案制定组织实施。

组委会下设监审工作组,由教务长任组长,纪检监察审计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本次大赛进行过程监督、争议裁决。

二、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学校各教学单位专兼职教师。鼓励书院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师、申请教师职称待遇并有教学任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临床教学基地教师、全过程教学基地教师、教学实习单位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人员参赛。

(二)每位教师限报一件作品。凡近三年获得全国及河南省信息化类比赛奖项的第一作者不参加本届传统应用类比赛。

(三)六个书院和就业、心理、素质体验9个教研室组成通识课程教学组组织比赛;申请教学职称待遇的行政管理人员按照承担课程进入各教学单位比赛;三个临床教学基地按照一个教学单位,由临床教学部负责组织比赛;全过程教学基地按照一个教学单位由教务部组织比赛;各产教融合企业作品纳入各院系比赛;各单位教师双语作品由外事部组织比赛。

三、参赛项目及要求

(一)传统应用类

课件、微课

(二)创新融合类

新技术融合教学案例、新技术研发教学产品

课件、微课作品限作者1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3作者超出规定人数的,按照先后顺序取舍。

四、大赛活动形式及活动安排

(一)大赛形式

本次活动分为教研室初赛、院系复赛、校级决赛三级模式,比赛与交流需同步进行。

院系组建初赛与复赛评委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制定活动方案,本届大赛本着“以赛促培”“赛培结合”“全员参与”的办赛原则,旨在通过大赛大练兵、树标杆、立典范;同时查漏洞、补短缺。各教学单位于4月20日前将初赛、复赛活动方案报组委会办公室审核,学校统一制定比赛标准。

(二)赛程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4月1日-19日)

各教学单位组织动员、培训,教师制作作品。赛事办公室将组织进行培训交流,提升教育信息技术素养。

第二阶段:初赛与交流展示(4月20-5月8日)

按照大赛统一标准(附件1),对提交作品中的传统应用类作品进行评审与交流,填写初赛排名表(附件4),教研室推选作品至所在教学单位,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复赛,进入复赛的传统应用类作品比例为参加该项目的30%,分享交流后需进行作品提升进入复赛。创新融合类作品无需参加初赛,直接进入各教学单位复赛。

第三阶段:复赛与交流展示(59-22日)

各教学单位组织复赛,评委会按照大赛统一标准,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打分,各教学单位填写复赛排名(附件4),按照指标数量,推荐作品进入校级决赛

交流展示指定平台为学堂云(操作步骤见附件6)。

第四阶段:教育信息化交流研讨(5月23-29日)

为进一步提升入围决赛教师的作品水平,组委会办公室将邀请往期获奖作者进行交流研讨,提升参赛作品水平,参加校级比赛。

第五阶段:校级决赛与交流展示(5月30日-6月10日)

学校组成决赛评委会,对入围作品与汇报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7)进行评审和打分。以院系为单位提交,进行盲评,盲评后进行现场交流,评出一、二、三等奖。盲评结果和现场交流展示名单将在学校网站公布。未通过初赛、复赛或未公示不得参加学校决赛。

学校组织作品提升,并参加河南省及全国大赛,遴选省、全国比赛作品依据决赛成绩推荐。

五、作品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重高质量教学资源,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体现“三全育人”机制,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构建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支撑体系,以培养智慧学习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改进和提升。

(二)具体要求

1.从课程目标角度,让学生系统形成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够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

2.从学习方法的角度,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3.从教学方式角度,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准备有效的支撑资源和环境,能准确判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引导和指导。

4.从课程体系角度,参赛作品能体现本课程知识体系梳理的支撑环境设计以及本课程拓展延伸知识的环境设计。

5.从信息化环境角度,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个性化需求,选择与研发适合本课程支撑的配套软件,能够体现和支撑“智慧课程”的有效实现。

六、决赛作品上报

按照大赛作品制作与报送格式要求(附件2)进行制作。入围决赛的每件需提交大赛作品登记表(附件3),各教学单位提交初赛、复赛排名表(附件4),决赛作品、汇报视频(制作要求见附件7)及相关材料,同决赛作品于5月30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签字盖章,报送至教育技术中心,逾期不再接收。

学校在网站上公示相关信息,届时参赛作者须认真核对信息并做好准备,如有问题及时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

联系人:高  静   罗  凯

电  话:0373-7375700

邮  箱:jyjszx@sqmc.edu.cn

七、奖项设置

(一)传统应用类

1.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为各教学单位决赛成绩未获一、二、三等奖的前15%。

2.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奖金参照《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教学竞赛类活动奖励办法(试行)》(院发〔2015〕44号)执行。

类别                                 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微课

2000元

1000元

500元

课件

2000元

1000元

500元

(二)创新融合类

1.各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为各教学单位决赛成绩未获一、二、三等奖的前15%。

2.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或奖品。奖金参照下表进行奖励。

类别                                          奖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新技术融合教学案例

5000元

3000元

2000元

新技术研发教学产品

5000元

3000元

2000元

3.参赛单位设优秀教研室3个、优秀院系组织奖3个,组织奖获得组成由获奖数量、初赛复赛评审、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坊第一期培训人员总积分、报送材料等情况综合考虑,由组委会确定,颁发奖牌奖金,优秀教研室1000元,优秀院系组织奖5000元。

八、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统一署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获奖作品著作权、版权归学校所有。

(二)凡在学校往届大赛(包括校、省、国家大赛)中已获奖励及与其相似度高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减少所在单位上报名额。

(三)进入复赛以上等次的作品可作为线上教学资源使用,其余作品不得进行线上课程建设或教学活动。

(四)微课和课件原创内容为100%以上,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新技术融合案例和新技术研发产品原创内容为100%。参赛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五)作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内容积极向上,创意新颖,艺术感染力强。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比赛资格。

(六)严禁剽窃他人作品,非首次参赛作品不得参赛,非本课程、本专业人员或其他未参与作品创作人员不得参与。一经发现,取消相关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依据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七)各奖项宁缺勿滥,作品按最高获奖层次奖励,不重复奖励,奖金及证书由作品第一作者领取,不受理代领。

(八)作品证书按规定时间领取,妥善保存,丢失不再补办。

 

附件:1.大赛评分标准

2.大赛作品制作与报送格式要求

3.大赛作品登记表

4.初赛、复赛排名表

5.决赛名额分配表

6.学堂云操作步骤

7.汇报视频制作要求

                                                                                                                              教育技术中心

                                                                                                                                2022.4.1

                                                                                        

                                                                                       大赛评分标准.doc大赛作品制作与报送格式要求.doc大赛作品登记表.doc初赛、复赛排名表.doc教师组决赛名额分配表.doc学堂云操作步骤.doc汇报视频内容及制作要求.doc